前言
批判性思考(Critical Thinking)已經紅很久了,不過,似乎還是不少人對這個名詞的內涵不是很清楚,加上許多讀者希望看到普及版,那筆者就獻醜了。
開頭要先聲明,本系列設定的針對受眾,一是會上網路看文章的成年人,但完全沒有大學以上的訓練;對於大學以上的讀者,主要是針對「理工背景」,並假設「人社背景」的朋友,經過多年已經忘得差不多的前提。所以,難易度會拉的很低,範例不會舉很多,真的想深入學習的,坊間賣的書很多,挑一本好好讀完,收穫會比看筆者的簡易版多很多。
什麼是批判性思考?一般而言分為「技巧性」跟「實質性」,技巧性指的是你是否在閱讀或寫作時,就時時使用技巧去分析,實用性泛指你雖不會提出各種分析,但敘事寫作上就已經是了。
筆者這篇比較偏重技巧性的分析,並用一些例子稍加說明;實質性的訓練,要經年累月才能養成。讀者若不是很能理解,那麼就以理工相關科系的碩博論文寫作為例子,正常的養成訓練,你得要先「觀察現象、發掘問題、提出解決的假設、針對提問進行實驗、歸納整理結果」。
是的,這就是國中生物第一堂課就會教的「觀察、提問、假設、實驗、結論」,科學方法的入門。
...
全文連結https://vocus.cc/eoiss/60db5056fd897800019a5470
================
這是在樹洞答應後,被人敲碗的結果。
文後還是得強調,坊間的書很多,隨便買一本好好讀完或是練習完,都會比看我寫的簡介版收穫更多。
不過我這個短系列四篇,會著重在網路文章上,沒針對一般的書籍,能出版的書籍,大多可以自證,單純就結構來說很少出錯。
總而言之,批判性思考不是非常難的東西,但由於名稱本身常給人誤解,以為重批判而不重創造,這是錯的。我個人認為,後設認知的部分是重點,只是能思考自己的思考,真的很不簡單。